不见老虎影 虎威护四方 ——探寻莲花山的故事之老虎山

2021-05-28 17:13:38

莲花山保护区真是地如其名,处处流露着如莲花般冰清玉洁的气质。这里有一座名为“老虎山”的山,更是显得十分特别,它的名字带着威严。它曾是猛虎的居住之地,也曾是村民们躲避战乱的藏身之地,这背后究竟有什么故事?近日,笔者与莲花山保护区工作人员林继秋一起走访了当地村民,共同追寻当年的故事。

“在我爷爷小时候,马鹿村只有十多户村民,村对面的山(即老虎山)经常有老虎出没。”今年65岁的马鹿村村民姚家胜没有在村里见过老虎,但却见过捕捉老虎的陷阱。他回忆,该陷阱是一礁石搭建的纵横交错的矩形,“像筷子一样站立在丛中”。如何用该陷阱捕捉老虎他不得而知,因为礁石坚硬,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不少人家盖起了新房,并把该陷阱锯掉,做成门槛石。

老虎山位于马鹿村村后,因为老虎而得名,虽然现在老虎不再出现,但老虎的“虎威”却还一直存在。姚家胜说,老虎山像一只老虎,半山腰的两个洞穴分别叫做大岩和小岩,在远处看就像老虎的两只眼睛。然而,笔者从三门江大桥西公交站看该山,却看不出该山像一只老虎。从莲花山保护区工作人员提供的老虎山的航拍图来看,也并不像一只老虎。姚家胜说:“在很多地方看的确不像老虎,要从古亭山山顶特别的地方看才像。”横看成岭侧成峰。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下,老虎山也和它的名字一样变成了一只有形的“虎”。

在抗日战争时期,村民们听到敌人就要入侵马鹿村的消息,就连忙带着生活用品跑到老虎山的两个洞穴里躲避战乱。或许是老虎山的气势吓跑了敌人,敌人没停留多久就离开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姚家胜与同伴去到洞穴里玩耍,发现了很多村民遗留下的物品。“里面有草鞋、箩筐、扁担、绳子,我们用手一碰就坏了。”姚家胜说,当年村民的遗留物已不能使用。同在洞穴里发现的硝酸泥,却成为了“宝物”。原来,当年物质匮乏,很多村民去洞穴里挑硝酸泥,把它作为种植农作物的肥料。

随着时代变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村民的心中,老虎山也年复一年地世代守护着这一方水土,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在这里得到完美体现。

版权所有:柳州市莲花山保护中心(柳州市三门江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ICP备案号:桂ICP备2021000501号-1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450号 

主办单位:柳州市莲花山保护中心(柳州市三门江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

地址:柳州市桂柳路168号       E-mail:lzslhsbh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