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莲花山保护条例》颁布实施5周年成绩斐然

2022-08-03 10:03:27

柳州市莲花山保护范围位于柳州市主城区和柳东新区之间,森林覆盖率达67%,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缓解热岛效应等重要生态功能,是柳州的“绿心”和“绿肺”。2017年8月1日,《柳州市莲花山保护条例》(下称《条例》)颁布实施,这是我市获得地方立法权后制定的第一部实体法规。五年来,市莲花山保护中心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强力推进《条例》的贯彻实施,取得了积极成效。

做好加减法,提升生态保护修复质量

在莲花山保护范围67%森林覆盖率的基础上,市莲花山保护中心以“两增一减”为抓手,提升莲花山保护范围的生态保护修复质量。一是通过丰富树种,为保护范围生态“增色”。2021年选用美国红枫、枫香、银杏、闽楠等树种的树苗15000余株对莲花山大道南侧(水冲林站旁)约496亩桉树采伐迹地进行了更新造林,2022年选用美丽异木棉、山楂、栾树、火力楠、香樟、乌桕等乡土树种及色叶树种对莲花大道两侧约1200亩桉树采伐迹地进行林相改造,修复森林环境的同时提升森林景观,目前已种下树苗36000株。二是通过补植补种为保护范围生态“增量”。2017年以来,对三门江国家森林公园、古亭山森林公园空窗林地、残次林地进行补植,共完成补植840亩,补种树苗31770株。三是加强病虫害防治,减少保护范围的有害生物。自2017年在保护范围首次发现松材线虫病以来,累计清理松材线虫病枯死木13176株,累计诱杀天牛53885只,注射松材线虫病预防针3092株。设立有害生物固定监测点9个,及时发现并处置有害生物,保障保护范围森林生态安全。

 

 

建好天地网,织密生态保护监管网

市莲花山保护中心在保护范围内建设智能监控防火云台的“天网”和人工巡护监管的“地网”,实行全方位火情监测、违反《条例》行为巡查。市莲花山保护中心组建的半专业森林防火队伍负责三门江国家森林公园的安全防火应急救援和莲花山保护范围的巡查工作,进行全年无休地巡查监管,2016年以来,半专业森林防火队应急出动处置火情31起,协助执法人员处理莲花山保护范围涉嫌违法违规行为153起。通过织密生态保护监管网,保护范围的垃圾倾倒案件显著减少;保护范围的三座垃圾消纳场已全部覆土复绿;畜禽养殖总量大幅减少,核心保护区畜禽养殖场所全部关停。

 

 

建好软硬件,提升市民游客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2019年以来,通过实施三门江国家森林公园保护利用提升工程,新建公厕3座,登山步道约4535平方米,混凝土路面约1356平方米,修复混凝土路面约2393平方米,修缮凉亭20座;增设便民健身器材;建设2处爱心驿站,为市民游客免费提供饮用水、应急药品、临时充电工具等。二是切实守护市民游客安全。在公园沿路和主要点位设置“预防雷击”“落石危险”等警示标志,岔路口设置指向清晰的指示标牌,解决标识标牌老化、指示不清等问题;在三门江国家森林公园“山湖在望”“樱花谷”景点湖边增设救生设施;今年在三门江国家森林公园主干道新增应急广播系统,加强特殊时期对极端天气的提醒预报。三是提升三门江国家森林公园主要景点绿化景观。组织开展绿道和花池养护、绿篱修剪、地皮复绿和拆围建绿等公园风景绿化提升工作,不断扩大公园绿色植被覆盖面,打造绿色自然城市公园景观。

 

 

加强人文保护和宣传,推动生态理念融入全社会

一是持续开展莲花山人文资源调查和保护工作。通过开展“一个LOGO”、“一本故事”、“一首歌”、“一批摄影作品”、“一部纪录片”的“五个一”专题活动,形成汇集莲花山古建遗迹、宗教风俗、风景名胜、故事传说等内容的4万余字人文资源调查成果《柳州古郡 莲花新画卷》;二是多种形式开展生态环保宣传。面向全国征集莲花山标志(LOGO)设计作品,确定了市莲花山保护中心新的Logo标志;在柳州晚报莲花山故事专栏刊载莲花山故事22个;开展“柳州绿肺 生态莲花”主题摄影作品征集活动,收到作品约500余幅,共评出获奖作品100幅;《条例》“新三字经”征集活动,收到20份来稿,评出一、二、三等奖;邀请柳州市音乐协会专家完成“生态莲花 只‘音’有你”莲花山主题曲创作;形成莲花山纪录片《守护绿肺 莲心同行》;邀请区内知名画家书法家创作完成36米长卷《莲花仙居图》,将莲花山保护范围内的人文景色逐一体现。

 

版权所有:柳州市莲花山保护中心(柳州市三门江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ICP备案号:桂ICP备2021000501号-1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450号 

主办单位:柳州市莲花山保护中心(柳州市三门江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

地址:柳州市桂柳路168号       E-mail:lzslhsbh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