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莲花山保护范围位于柳州市主城区和柳东新区之间,森林覆盖率达67%,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缓解热岛效应等重要生态功能,是柳州的“绿心”和“绿肺”。2017年8月1日,《柳州市莲花山保护条例》(下称《条例》)颁布实施,这是我市获得地方立法权后制定的第一部实体法规。五年来,市莲花山保护中心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强力推进《条例》的贯彻实施,取得了积极成效。
做好加减法,提升生态保护修复质量
在莲花山保护范围67%森林覆盖率的基础上,市莲花山保护中心以“两增一减”为抓手,提升莲花山保护范围的生态保护修复质量。一是通过丰富树种,为保护范围生态“增色”。2021年选用美国红枫、枫香、银杏、闽楠等树种的树苗15000余株对莲花山大道南侧(水冲林站旁)约496亩桉树采伐迹地进行了更新造林,2022年选用美丽异木棉、山楂、栾树、火力楠、香樟、乌桕等乡土树种及色叶树种对莲花大道两侧约1200亩桉树采伐迹地进行林相改造,修复森林环境的同时提升森林景观,目前已种下树苗36000株。二是通过补植补种为保护范围生态“增量”。2017年以来,对三门江国家森林公园、古亭山森林公园空窗林地、残次林地进行补植,共完成补植840亩,补种树苗31770株。三是加强病虫害防治,减少保护范围的有害生物。自2017年在保护范围首次发现松材线虫病以来,累计清理松材线虫病枯死木13176株,累计诱杀天牛53885只,注射松材线虫病预防针3092株。设立有害生物固定监测点9个,及时发现并处置有害生物,保障保护范围森林生态安全。
建好天地网,织密生态保护监管网
建好软硬件,提升市民游客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加强人文保护和宣传,推动生态理念融入全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