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溢莲开 | “六一”儿童节跟娃一起读一本唯美的绘本

2022-06-01 13:32:59
一个好故事,可以活在孩子心中一辈子,一本好绘本,可以让孩子回味无穷。教育也可以从一部好的儿童绘本开始,今天是“六一”儿童节,我们给孩子们推荐几本很有意思的绘本,书香作伴,浸润童年,祝所有小朋友们节日快乐,快乐阅读!

《树王》

大吴 著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小树在长成大树之前,没有人知道它是大树。当它长到普通树的大小时,大家都以为它只是一棵普通的树。后来它越长越大,人们才发现原来这儿有一棵这么大的树。人们在树下度过愉快的时光。树越长越大,被称作树王,越来越多的游客来这里参观树王,小镇变成了城市。树王是人们的骄傲。然而树还在长大,强壮的树根破坏了人类的房屋,树荫遮天蔽日。人们开始担忧起来,它们不知道树还会长多大……这是一本以树为主角的书,一本人类与自然角力的书,一本反思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书。

 

《爷爷一定有办法》

[加] 菲比·吉尔曼 著

明天出版社

 

 

《爷爷一定有办法》讲的是约瑟从小就和爷爷建立起深厚的感情。他相信爷爷一定有办法把旧东西变成新的东西。荣获加拿大克力斯堤先生书奖、露丝•史瓦兹奖及维琪•麦卡夫奖的《爷爷一定有办法》原本是一个流传已久的民间故事,作者用重复而富有节奏的文字来重述,既温馨又朗朗上口。图画则细腻地描绘出充满浓厚人情味的小镇和约瑟的家庭,不管是人们丰富的表情、家具、物品,都非常生动、传神。画面下方的老鼠家庭更带来额外的阅读乐趣。
 

《苏丹的犀角》

   戴芸 文 李星明 图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2018年3月19日,苏丹去世了,此前它是世界上最后一头雄性北白犀。苏丹的经历非常奇特,在七十年代一次迁移非洲濒危动物的行动中,3岁的苏丹在苏丹共和国境内被捕获并送往捷克的Dvůr Králové动物园,在那里度过了三十多年的岁月。2009年北白犀在野外绝种。2010年,为了提高北白犀自然繁衍的机会,人们把已经38岁的苏丹和另外三只北白犀一起送回了非洲,居住在肯尼亚的Ol Pejeta自然保护区,苏丹得以在暮年回归故乡。他们都已经丧失了繁衍后代的能力,也就是说我们人类即将亲眼目睹这一物种的灭绝。
 
本书以苏丹的真实经历和童话的笔法回顾了他的一生,故事中有三次断角:第一次是苏丹在童年目睹了妈妈被偷猎者断角、屠戮的过程;第二次是苏丹在捷克动物园,不小心在木栅栏上撞断犀角,犀角重新长出来,但是因为不需要挖草根、不需要战斗,犀角慢慢老化成一个圈;第三次是苏丹回到非洲,自然保护区的人为了防止偷猎者杀害苏丹而先行锯掉了苏丹的犀角。犀角具有很强的象征意味:每一只犀牛都是自己领地里的国王,而犀角就是他们的王冠。而苏丹最大的悲伤,就是象征他身份和骄傲的犀角,不能和他的身体完整地共存。
 

《大大的城市,小小的你》

  [加] 西德尼·史密斯 著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这本书以孩子的视角讲述了如何在大城市里找到回家的路。“小小的你在大大的城市里,我知道那种感觉。人们对你视而不见,巨大的响声会吓你一跳,有时候,真的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这本书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对第二人称“你”提供了一些友好的建议:不要走偏僻的小巷;避开有三条大狗的院子;在烘干机排气口暖一暖身体……
 
图画中是一个孩子只身在繁忙的城市中穿梭,读者会以为这些诗一样的文字是大人给予孩子的建议,直到最后才从图画中得知,原来这个孩子正在寻找走失的小猫,希望它能平安回家……孩子对于小猫的友好建议,如同父母对于孩子成长的期盼。
 

《小伤疤》

[加] 夏洛特•蒙德利克 /文 奥利维耶•塔莱克/图  

漓江出版社

 

 

小男孩的妈妈去世了,大人们没有告诉他去世的意思,可是他明白,妈妈去世了就再也不会回来了,他很伤心又有点生气。故事里的小男孩太懂事了,让人十分心疼,为了留住妈妈的味道不愿打开窗户、为了听见妈妈的声音,剥开已经结痂的伤口、明白爸爸和外婆也不过是需要照顾的伤心的大人、外婆说妈妈永远在他的心窝里,他便开始奔跑感受心跳。
 
一本关于死亡的绘本,却采用红色的主色调,让人在哀伤的情节中感受到了力量,看到了亲人之间浓浓的爱,仿佛看到了心窝里的妈妈。生命会裂开缺口,爱里却没有害怕,伤口总是会愈合,终如那消失不见的小伤疤。
 

《菜园狂欢节》

  [日] 田岛征三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这是入围2020年国际安徒生奖6人短名单插画家田岛征三的作品,他以自身对大自然的赤诚之心,谱写了一首菜园里的狂欢曲。夜幕降临,爷爷一出门,菜园里就闹翻了天:二十八星瓢虫玩起杂技,苦瓜跳起街舞……蔬菜、昆虫一齐狂欢。等爷爷喝得醉醺醺地回到家时,大家还对他玩起了恶作剧。最后,爷爷在菜园里睡着了。用心感知世界,倾听风的声音,嗅闻泥土的清香,发现身边每一个小生命的美丽。这才是打开大自然的正确方式。

 

《食物从哪里来?》

   [意]阿戈斯蒂诺·特拉伊尼 著

   贵州人民出版社

 

 

我们的一日三餐、水果点心都是从哪里来的呢?答案可不是从超市来的。这本《食物从哪里来》从食物的诞生开始呈现它们经历的神奇变化,到后来,变成了我们餐桌上的美食。面粉可以做成各种有趣形状的面包、意大利面条;水果可以榨出鲜美的果汁,做成美味的水果干和果酱;新鲜的蔬菜和橄榄油可以做清爽可口的沙拉和汤;牛奶可以制成风味独特的奶酪、奶油等奶制品;猪肉可以做成好吃的香肠和熏肉等。一杯牛奶,一个面包,一粒盐,都能激发孩子们关注大自然、劳动的细节。孩子从这些食物的制作过程中,会发现它们是有生命的食物,而且凝聚了许多人的智慧和劳动,从而更加珍惜食物,也会更加热爱生活。而对食物来源的追溯,也间接地影响到我们自身的健康、环境的安全和子孙的未来。

 

版权所有:柳州市莲花山保护中心(柳州市三门江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ICP备案序号:桂ICP备2021000501号-1

主办单位:柳州市莲花山保护中心(柳州市三门江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

地址:柳州市桂柳路168号       E-mail:lzslhsbhzx@163.com